ad1

五菱与华为携手,10万级华为高阶辅助驾驶不是梦?

来源:盖世汽车   发布时间:2025-08-15 02:59   阅读量:8733   

近日,盖世汽车获悉,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其中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对此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回应称,以官方发布为准。

合作模式引猜测

就在前几日,上汽通用五菱技术高管在公开活动中明确透露,其与华为的合作成果将于2025年内以“带车带产品”的形式正式亮相。

来自多方的信息均预测,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零部件供应关系,而是将采用华为深度赋能的“HI模式”。这标志着华为将从车辆的基础架构设计、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开发,到后续的持续升级迭代,全方位深度参与,并最终实现双方品牌的联合露出。

对于华为鸿蒙智行生态而言,此举意义重大,HI模式的合作方从原先仅有阿维塔一家,扩展至两家实力车企,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华为将前沿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推向更广阔大众市场的关键战略支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是上汽集团整体智能化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体现其清晰的双线并行策略。在中高端市场层面,上汽集团已与华为共同打造全新品牌“尚界”,定位15-20万元价格区间,首款产品聚焦智能座舱与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预计将于今年秋季正式亮相。

而在大众化普及市场,通过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的联手,目标显然指向了15万元以下这一更为广阔的价格带。其核心目标在于突破成本瓶颈,实现高阶辅助驾驶技术在大众市场的规模化应用,显著降低消费者的体验门槛。

这一布局使得“尚界”与五菱-华为项目形成明确的分层协同效应,前者锚定中端智能体验标杆,后者则致力于将高阶辅助驾驶的普惠价值最大化,共同编织一张覆盖不同消费层级的智能出行网络。

市场格局的重塑已箭在弦上。中国乘用车市场超30%销量集中于10-15万元区间,目前由头部车企主导。五菱携华为之力进军这一红海,其颠覆性在于“顶尖科技”与“极致成本”的融合:华为赋予产品对标高端新势力的高阶辅助驾驶体验,五菱则贡献规模制造与渠道下沉能力。

若成功在15万元级市场实现高阶辅助驾驶普及,不仅将打破现有双强格局,更将迫使全行业加速技术成本优化。对华为而言,此役是检验其供应链能力与成本控制的关键一仗;对五菱,则是突破乘用车市场天花板的历史性契机。当“人民车企”基因与“技术巨人”锋芒共振,一场惠及最广大消费者的智能出行革命正拉开序幕。

向上突围之路

七月的车市,上汽通用五菱的成绩单颇为亮眼:单月销量突破1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车型售出约7.4万辆,同比增长接近51%,占总销量比例高达60%。今年1至7月,其累计销量已超88万辆,新能源贡献约49万辆,渗透率接近56%,连续7个月保持了50%以上的同比高增速。

然而,这份成绩单背后却难掩品牌发展中的结构性隐忧。多年来,“人民的五菱”凭借亲民价格牢牢盘踞10万元以下的广阔市场,成为国民出行的可靠伙伴。可当电动化浪潮席卷,新能源占比的显著提升并未自然转化为品牌溢价的突破。主力车型依然深陷于低端价格带,向上触碰15万级主流市场的渴望始终未能如愿——这是五菱在销量光环下无法回避的核心矛盾。

敏锐察觉到市场风向的转变,五菱将突围的支点押注于智能化,尤其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在10万至20万这一兵家必争之地,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正日益成为消费者决策的关键砝码。承载这一重任的是旗下宝骏品牌。公司战略中,五菱红标继续深耕电动化国民车,宝骏则被明确赋予智能化、面向未来的使命,试图以差异化定位撕开主流市场的口子。

为此,五菱近一年动作频频,密集推出面向主流价格带的宝骏新车型。然而,宝骏品牌向上之路并非坦途。其面临双重夹击:一方面,传统价格敏感型用户对“10万元级别能否真正实现可靠智能辅助驾驶”疑虑重重,信任度难以建立;另一方面,中高端消费群体普遍将“强智能”与“高价格”深度绑定,对宝骏的品牌力能否支撑智能辅助驾驶缺乏认同。这种定位上的尴尬卡位,使其在消费者心智中难以形成清晰的占位。

技术路线的探索同样遭遇挑战。宝骏曾携手卓驭科技,推出搭载无图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的宝骏云朵灵犀版等产品,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价格下探至10万级门槛。但现实是骨感的,市场反响远未达预期。以宝骏云海为例,其累计销量未能突破2万辆大关,反映出单纯依靠技术供应商的方案,在缺乏强大品牌背书和用户心智占领的情况下,难以撬动主流市场。

正是在此困局之下,华为的入局为五菱点燃了破局的希望。与华为的合作,远非简单的技术引入。其核心价值在于技术实力与品牌势能的叠加赋能:

品牌力破壁: 华为在智能化领域,特别是其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技术标杆地位和强大品牌号召力,有望一举击穿宝骏面临的高端认知壁垒,弥补其品牌力的短板。华为的金字招牌,成为用户信任10万级以上宝骏智能辅助驾驶产品的关键催化剂。

技术信任重塑: 卓驭方案此前未能有效解决的用户信任瓶颈,华为凭借其在ICT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形象,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技术可信度保障。

上汽通用五菱的转型之路映射了中国制造业的共性挑战:规模优势与技术升级如何协同共振。其新能源销量跃居全球前三印证了体系化能力,但品牌天花板仍待突破。华为的赋能若能在产品体验与用户认知层面实现双重破冰,或将为五菱叩开主流市场大门,也将为传统车企的技术跃迁提供新范式。

不过,这场突围本质是长周期竞赛,需持续平衡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品牌溢价间的动态关系——这既是五菱的二次创业,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quot;以价换量quot;走向quot;以智取胜quot;的关键注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苏婉蓉

精选

  • 东风风神L8开启预售20万内最舒适豪华座舱来了

    8月11日,东风新旗舰、东风奕派科技全新战略车型mdash;mdash;东风风神L8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12.99万元起。作为20万内最舒适的豪华座舱,东风风神L8集东风之力,重新...

    2025-08-15 01:19
  • 上汽大众途岳家族7月热销12,291辆同级标杆再添含金量

    作为上汽大众SUV家族的入门优选,途岳新锐自上市以来就凭借省油耐久的全面产品力,受到年轻家庭与首购用户的广泛好评。其核心竞争力源自搭载的EA2111.5TEVOII净效发动机,该发...

    2025-08-14 07:42
  • 首搭比亚迪新一代智慧生态方程豹钛7值得“7”待

    当汽车早已超越单纯的移动工具属性,正成为链接美好生活的科技载体。 在智能车+生态领域持续领跑的比亚迪,又将带来全新惊喜mdash;mdash;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正式宣布新车钛...

    2025-08-14 06:30
  • 奥迪、蔚来、特斯拉、途虎等争相入局,这一市场终究是巨头的游戏?

    最近,下沉市场这个以前不太受到关注的“小透明”,仿佛一夜间成为了各路汽车大神眼中的香饽饽,其地位被放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 一汽-大众?通过“厂店分离、车间共享”模式,签约75家新...

    2025-08-14 05:23
  • 福特申请故障按钮识别系统专利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已为其故障按钮识别系统向美国专利社保局(USPTO)申请了专利,该系统可能会用于未来的福特汽车。该专利于2024年2月6日提交,于2025年8月7...

    2025-08-14 04:08
  • 年产3000台飞行器,海鸥太湖新城基地启航

    8月13日,海鸥飞行汽车集团总部项目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太湖新城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0亿元人民币,定位为覆盖研发、制造、销售及低空飞行运营全链条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作...

    2025-08-14 03:11
  • 锦湖为起亚Tasman提供原配OE轮胎

    middot;CrugenHT51,锦湖的四季轮胎,适用于公路和越野驾驶,将配备在起亚Tasman车型上,该车型是起亚首款皮卡车型。 middot;该合作预计将进一步加强锦湖在韩...

    2025-08-14 01:23
  • 北汽品牌入驻北京朝阳站旅客近距离感受首都智造

    日前,北汽集团北京朝阳站品牌展示区正式启动运营,北京越野BJ40增程和北汽极狐阿尔法S5入驻北京“城市会客厅”,以“新形象新产品新服务”为核心定位,通过融合北京文化元素的展陈设计,...

    2025-08-13 23:11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boss_11@teag.net

Copyright © 2018-版权所有 Power by汽车排行榜 网站地图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7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