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理论的底层重构到机器人技能的惊艳亮相,从智能驾驶的民生体验到语料基础设施的创新突破,人工智能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大潮蕴藏着巨大的投资红利,同时又具备“技术性、波动大、难把握”等特点,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参与其中? 或许,投资相关的指数型产品,是普通人分享人工智能时代红利的不错选择。 顺势:人工智能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取势、明道、优术”,这六字将做事做人的道理简单囊括其中。在资本市场上,同样只有先把握住经济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通晓投资之道,才能优化操作,力争获得更好回报。 纵观2023年至202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从2024年作为独立战略性行动“人工智能+”被首次提出,并连续两年写入报告,到2025年更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终端形态——“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以及具有前瞻性的“具身智能”。 高频率、跨年度、具象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彰显了人工智能不仅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引擎,其产业化进程正从技术突破期,加速向“人工智能+”的千行百业融合阶段迈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到深度融合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从“十四五”规划的国家目标推进,再到“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的具体部署,国家层面对AI的战略重视不断增强,扶持路径日益明晰。这一系列连续、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科创AI:相关主题指数的“潜力派” 投资人工智能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知识储备,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参与呢?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科创板更大的弹性交易机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具备比多个其他跨市场AI主题指数更高的弹性。该指数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两次科技股投资热潮,均表现出不俗的弹性,在科技成长主线的不断催化下,Wind数据显示,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超过80%,跑赢同期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沪深300指数、科创50指数、科创综指。 Wind数据显示,从当前行业分布来看,该指数高度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环节。49.03%的权重布局于“数字芯片设计”领域,清晰反映了指数对国产AI算力芯片的战略倾斜——瞄准科技自主创新的关键突破口。IT服务与横向通用软件构成了坚实的第二梯队,合计占比超过28%,代表了人工智能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软件支撑和应用解决方案。清洁小家电等应用权重,则体现了技术在实际消费场景的落地能力。整体而言,目前超八成权重分布于硬件、软件(平台)到消费应用的核心环节,形成了一条布局完整、紧扣国家战略的人工智能产业价值链条,具备鲜明的科技创新与自主可控特征。(截至2025年7月10日) 进一步根据Wind数据发现,科创AI指数成份股覆盖大中小盘股票,以中小盘为主。一方面,100亿元—1000亿元的成份股权重超过70%,代表成长的“潜力派”捕捉AI技术商业化阶段的爆发潜力。另一方面,千亿市值的龙头AI企业权重近20%,技术壁垒较高的“实力派”,以龙头锚定技术话语权。 团队:老搭档,更默契 业绩的取得从来不会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赵建和钱瀚的背后,还有国投瑞银量化投资团队的鼎力支持。该团队由5名资深投资成员组成,其中3人拥有博士学位,研究范围包含指数投资、多因子选股、机器学习、事件驱动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6月8日成立的国投瑞银基金公司,是境内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达49%的合资基金公司,依托瑞银集团的“全球视野”,公司多年来服务了超过5283万客户,荣获了62项权威奖项,旗下多个产品获银河证券三星及以上评级。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