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去年是中国企业出海元年,那么今年产业出海的形式和内容都呈现多点开花局面,有的是品牌出海,有的是服务出海。”8月25日,在广州举办的预制菜产业创新·出海经验交流会现场,新加坡经济管理学院顾问、IPCR预制菜研究院发起人周鹏邦向参会企业分享了他对中国餐饮企业出海的观察和建议。 据悉,本场交流会是2024中国县域博览会暨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之一。周鹏邦从去年开始在新加坡为中国企业出海做落地服务,在他看来,中国餐饮企业出海,需要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和拥有深刻理解。 今年,周鹏邦参加了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食品展览,观察到未来中国餐饮企业出海趋势聚焦在供应链和产业链出海两种方式,供应链出海是打通食品出口渠道,而产业链出海则是要求企业落地本地,对企业来说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具体到预制菜产业出海方面,周鹏邦认为,以前行业更关注的是初加工的生鲜水果、海鲜、熟制食品出口,而进入2.0版本的中企出海,企业需提升在调理食品、复合制作风味方面的能力,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就参会企业关注的如何做好出海第一步方面,周鹏邦分享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要做好出海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包括面向什么市场、出口什么产品、使用何种渠道,只有设计好战略规划,才能为后来的出海模式以及如何适应当地市场规则等打下基础。“我认为2.0出海和1.0版本的出海,本质上就是要看企业有没有国际化的运营和管理能力。”周鹏邦说。 在分享会上,周鹏邦以东南亚市场为例,介绍了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出海机遇。他介绍道,东南亚GDP 总计合约三万亿美元,如果以区域经济体而言,仅次于美国、中国、欧盟、日本。 东南亚(新加坡除外)作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快速,尤以中低收入国家增长最快,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东南亚市场聚集了大量华人,海外华人6000多万以上都在东南亚地区,中国食物出口到东南亚具有天然的文化优势。不过,周鹏邦亦强调,虽然海外餐饮市场机遇处处,企业在出海前需稳扎稳打,做好前期调研,包括了解当地行业标准规则、针对当地市场调整口味、建立生产标准和认证体系等等,这样出海路才能走得更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